南都讯 记者杨振华 1月24日下午3时,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地市专场记者会,邀请惠州等6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就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相关议题回答记者提问。惠州市市长温金荣以6个场景分享了惠州在实施“百千万工程”过程中取得的明显成效boyu博鱼,这6个场景是惠州实施“百千万工程”生动实践的缩影。
第一个是“大黄鱼的故事”。温金荣说,这张是惠州突破南海大黄鱼养殖技术的照片。经过惠州企业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已经掌握了南海大黄鱼这一种群的种源关键核心技术,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南海大黄鱼的人工育苗、保活运输和深海养殖。惠州正努力以“一条鱼”打造百亿级大产业,建设蓝色“大粮仓”。
南都记者了解到,当前,惠州正大力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工作,加快把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激活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2023年5月23日,惠州市黄唇鱼种源保护与技术研究中心暨大黄鱼南方种业创新园项目在惠东港口启动;6月6日,惠州现代化海洋牧场海水经济鱼类种业创新基地在大亚湾澳头揭牌。在去年5月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现场,一批人工繁殖成功的全球极度濒危物种黄唇鱼跃入珠江口深圳湾海域,这是我国首次放流黄唇鱼。据悉,这批黄唇鱼在惠东港口人工繁殖成功。
第二个是“大湾区的‘菜篮子、米袋子、大厨房’”。温金荣说,这张是粤港澳大湾区(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的实景图,来自全国各地的优质农产品都可以在这里展示、交易,实现“买全球、卖全球”。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惠州十分注重联农带农,目前就已经依托基地创建了蔬菜、预制菜2个省级农业产业园,链接农民专业合作社26家,带动农户约2万户,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据悉,粤港澳大湾区(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基地位于博罗县泰美镇,总投资约50亿元,用地1500亩,于2020年底动工,打造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集农产品交易、仓储配送、加工冷冻、展示展销、电子商务、信息发布、检验检测、进出口代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构建大湾区产供销一体化农产品现代流通枢纽boyu博鱼。到2025年,将建成大湾区规模最大、品类最全、功能最优、联农最广的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实现农产品年流通服务量500万吨以上,产值300亿元以上。
第三个是“龙头企业助力薄弱县”。温金荣说,这张是龙门县与TCL、德赛集团项目签约的现场照片。在提升县域经济实力上,惠州集中资源在7个县区各打造一个千亿级的产业园区。惠州三个县中,博罗县、惠东县经济总量在全省县(市)中排在前列,龙门县经济实力相对薄弱。TCL和德赛是惠州本土的电子信息龙头企业。这次TCL和德赛两个龙头企业都在龙门县布局了新型储能产业项目,这是惠州推动企业和县区之间双向奔赴、合作共赢的一个典型例子。
去年12月27日,TCL龙门新能源产业配套产业园项目和德赛储能锂电池智能制造(龙门)项目签约仪式在龙门举行,两个项目投资总额达29亿元。其中,TCL龙门新能源产业配套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25亿元,分三期建设,建成达产后年产值约140亿元,将充分利用惠州在新能源产业的优势地位,统筹TCL内外部产业资源,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整合与协同,构建完整的新能源产业生态。
德赛储能锂电池智能制造(龙门)项目计划投资4亿元,建设厂房、产品研发测试中心、宿舍及配套设施,力争在2024年底完成一期主体建设并达到投产要求。全面达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额20亿元,每年可为当地提供约500个就业岗位。
第四个是“豹猫小镇与考古小镇”。温金荣说,这张是惠州正在积极培育的两个省级典型镇,上面是龙门县永汉镇的“寻猫之旅”主题小镇,下面是惠东县白盆珠镇的明代白马窑遗址,正在谋划打造“考古小镇”(豹猫是南昆山现有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马窑遗址在2022年被评为“广东省十年十大重要考古发现”之一)。在美丽圩镇建设过程中,惠州注重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禀赋,不搞千镇一面、简单“复制”,而是要主题鲜明、内外兼修,吸引更多游客来“打卡”,让更多游客留下来、成为常客。
龙门县永汉镇是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镇,正在打造“寻猫之旅”主题街区,将游客引流到圩镇拍照打卡和消费。该项目总投入约5380万元,这一主题的灵感来自于南昆山现有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通过捕捉其动作形态,通过定制主题IP,将猫文化融入故事场景,打造出商业、休闲与文化气韵、环境特色相融合的城镇风貌。
惠东发现的明代白马窑址群,是广东迄今为止考古发现规模最大的窑场,2022年被评为“广东省十年十大重要考古发现”之一。2019年至今,共计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共发掘清理出分室龙窑窑炉5座、制瓷作坊1处、灰坑8座,出土窑具、瓷器等遗物标本几万余件。
第五个是“乡村建筑工匠的笑脸”。温金荣说,这张照片大家看到的是惠州乡村建筑工匠脸上洋溢的笑容。在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惠州专门成立了乡村建筑工匠协会,以协会为平台承接项目,实施团体化作业,让农民工匠当主力、唱主角,乡村建设的人力成本大约降低了30%,但工匠收入比原来几乎翻了一倍,吸引了众多乡村工匠回乡建设。
去年12月29日,惠州市为乡村建筑工匠协会和首批8个理事单位授牌。该协会的成立旨在促进乡村建筑工匠的交流与合作,保护和传承传统工艺,提升乡村建筑工匠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促进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截至目前,惠州全市共有取得“乡村建筑工匠”证书的农村工匠1600多人,后期,市乡村建筑工匠协会将发动全市所有持证的农村工匠自愿加入协会。
第六个是“助力‘百千万’,工会在行动”。温金荣说,惠州特别注重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百千万工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出智。就像大家看到的这张照片一样,惠州各级工会组织开展职工乡村疗休养活动,去年12月以来已组织了5批次,计划三年投入3000多万元来开展这项活动,助力乡村旅游振兴发展,得到了广大职工的积极响应。
2023年12月15日,惠州市总工会举办工会职工乡村疗休养示范性活动启动仪式,惠州市“鹅城工匠”、各县(区)“市管首席技师”代表,技术工人和一线名首批疗休养对象将入驻疗休养驻地开展疗休养活动。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工会共投入143万元,组织19批次、718名职工和家属参与疗休养活动,辐射带动文旅消费超过近200万元。市总工会计划在2023年12月至2024年全年分四批组织400名职工开展市级乡村疗休养示范性活动。